

-
观点 | Opinion more
-
公立医院不姓“公”,社会办医也不全是“莆田系”
“莆田系”降低了大家对社会办医的好感,中国目前社会办医的主体力量确实也还是“莆田系”,但我知道很多现在也在不断改进,它们也认识到医疗行业的特殊性——不像一般的一锤子买卖,宰人就可以挣钱;医疗服务是信誉产品,必须要有好的口碑,才能可持续发展。[全文]
-
诊断10个植物人,可能就有4个是误判
我们的病人需要更多的社会关照,但是很不幸,目前残疾程度非常严重的植物人仍然不被归入到残疾人的行列,他们不能够享受到残疾人的一系列的社会保障以及福利。[全文]
-
对比中美医改,既要自信又要清醒
虽然中国医改还面临巨大挑战,比如住院患者医保报销比例仍处在较低水平,公立医院公益性的核心体制机制还没有建立,医务人员薪酬制度改革的力度不大、尚未破题等问题。但对比中美医改,既要自信,又要清醒。[全文]
-
医改的出路在哪里?
一方面让医院饿着肚子去讨钱,另一方面又让医保基金捂着钱袋不愿给。某些“专家”声称,这种制度体现了市场博弈、充分制衡;而在广大医务人员看来,这种畸形的制度纯属“逼良为娼”:“大检查”“大处方”泛滥,比如开一堆疗效不明确的中成药。[全文]
-
医改关键是利益再分配,参与者基本像“烈士”
三明医改第一年医保从亏到盈,红利从哪来?三明过去总医疗费用28亿,14亿都是药费。改后第一年,药费降到7亿以下,也就是把虚的全挤掉,医生不多开药了——现在医生多开药得负分。但挤掉的这7个亿可是少数人的利益,那些人玩命跟它磕。[全文]
-
90%罕见病无药可治,我们能用基因编辑做些什么?
基因编辑工具本身没有错,而我们科学家所做的就是希望把这个工具越磨越锋利,让它越来越高效、越来越准确。到底它是变成天使还是魔鬼,在于我们大家的选择。[全文]
-
中国制造世界领先,为何制药却比不过印度?
印度怎么能生产出这么多好的仿制药?毕竟要说工业,印度跟我们比差远了。其实大家不知道的是,印度是从咱中国学来的。七十年代,它来中国学习,一下就学到了真经——他发现中国人为什么能看得起病,就是自己造药。[全文]
-
当年条件那么差,为何没有剧烈的医患矛盾
我老开玩笑,说一个医院院长眼睛一睁,跟一个出租车司机是一样的,每天要进几千万,这医院才能运转。医改尽管已经九年了,医院的创收机制没有变,无论是公立还是民营医院都要创收。所以我们今天所遇到的问题,其实恰恰是市场化带来的。[全文]
-
印度巴西都能“免费医疗”,中国为什么不可以?
中国人平均每年用药300美元,跟英国差不多。但再打开看看,英国大量是最好的治癌症等重大疾病的药,免费全报;而我们用以重大疾病、真正救命的药的报销比例很低,大量药安全、无效,利润高,是可用可不用的辅助用药。我们现在大量支出被浪费了。[全文]
-
一支药从4000多到38块,这中间发生了什么
笔者的一位亲属2001年患癌,使用了一款当时刚刚发明不久的进口药物。当时该药属于全自费项目,50毫克的一支药售价4000多元。现在,原厂进口的50毫克装每支2100元,而国产货的价格降到了——人民币38块3毛9分![全文]
-
新西兰是如何根治医闹和碰瓷的
新西兰的“ACC制度”大幅度减少了新西兰的医闹与碰瓷现象,也许我们对它的研究和借鉴可以让中国“按闹分配”乱象重归和谐秩序。ACC制度在中国运行,可能会遭遇贪腐、患者骗保或拒赔现象,但这些不会成为大问题。[全文]
-
药物招标新规,一箭几雕?
医药行业泥沙俱下之时,市场必然呈现“劣币淘汰良币”的现象。早在2000年前后,当时随便做个质量不算多好的仿制药,只要能通过灰色利益链打通销售渠道,药厂就能轻松“挣快钱”——以致毫无技术背景的土豪、农民企业家都敢砸钱开药厂。[全文]
-
五部“全国首创”节目热播的背后
全国两会期间,上海再推两部重磅电视作品——全国首档大型院前急救纪实片《生命时速·紧急救护120》、全国首档大型医院院长深度访谈节目《听·院长说》,传递满满的正能量,引发社会各界强烈关注。[全文]
-
说中国钢铁倾销,美国有足够的钢铁搞基建吗?
美国要进行大规模基建,需要大量钢铁,但是美国国内没有这么多钢铁。而特朗普又要买美国货,用美国人。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钢铁生产国,美国说中国倾销。好吧,那你如果不用中国的钢铁,你自己的钢铁能不能满足需求?[全文]
-
“年底不敢看病”?医保危机到底是真是假
过去将医疗机构推向市场,让他们自负盈亏的行为,使医院被迫成为逐利性的“企业”。从药品和耗材身上得到的“灰色收入”就逐渐成为医院弥补自身运营费用和医生劳务付出的“正当手段”。医保部门力求控制医疗费用以减少自身风险,在两方博弈中,医生和患者成为双重受害者。[全文]
-
“停药、停用耗材”背后,是谁在绑架患者
医改深化势在必行。“停药”和“停用耗材”是既得利益集团抗拒医改造成的矛盾表面化。个别人片面强调困难,强调“神药”不可或缺,散布恐慌情绪,是在绑架群众对抗改革。[全文]
-
5亿人有自己的家庭医生,我的呢?
目前我国的标准是每两千位居民拥有一位家庭医生,家庭医生更类似于“片警”的“片医”,日常主要侧重常见病治疗及“监控慢病人群”、“发送健康管理信息”、“安排病人双向转诊”等工作,青年人或许对家庭医生陌生,但是老年人及慢性病患者对他们比较熟悉。[全文]
-
从新农合与免费透析看中国医疗进步
令人吃惊的是,明明胡颂文已于2012年7月申请了低保,并于8月加入了新农合(2013年起正式享用),以此来解决自己的透析费用。但是,2013年1月才发表的《钢的肾》对此却只字不提,仍旧借胡颂文来渲染“大部分中国人无力负担透析费用”的不实之言。[全文]
-
大病医保《柳叶刀》点赞还不够,我们得自己讲好故事
中国不仅在高铁、基建等硬件领域有自身的优势,在推动改革、改善民生方面的优势也逐步体现了出来。尽管中国医改还有很长的路要走,但大病保险制度推行之快、覆盖之广、群众感受之深,已经和美国形成了鲜明对比,体现了中国的制度优势。[全文]
-
表态支持后又变卦,特朗普为何反对两党医保案?
当特朗普取消保险公司补贴的消息宣布后,两党议员们立刻积极开始两党联合谈判。两党表面上是为了服务选民,背后的道理是他们都从保险公司游说团那里拿了好处。现在金主有难,以往的政治献金当然会起作用。[全文]
-
-
资讯 | Information more
-
70个新药,平均降价6成,新版医保药品目录解读来了
-
97个药品谈判成功纳入医保,药企:全球最低价!
-
医保局“灵魂砍价”:4.4元4太多,难听,再便宜点!
-
女子腹痛就诊10分钟死亡并被强制转移遗体?医院回应
-
可以报销的免疫抗癌药,来了!
-
医保电子凭证来了!一人一码全国通用
-
赌场合法化后,日本政府打算用医保“戒赌”
-
谷歌“夜莺计划”曝光:私下收集数百万人健康数据
-
老人去买救命药,却被告知自己“已经死了”
-
女医生遇刺身亡,书记省长批示
-
患儿被输错药后死亡 2名护士被辞退
-
仿制药大量替代 我国药品市场价格将进入下降通道
-
手术室内收现金?院方:外地赶来的专家报酬
-
77家药企“厮杀”新一轮带量采购:竞价降幅近六成
-
卫健委:贫困人口大病报销提高至90%
-
医生拒给产妇剖宫产遭家属殴打,打人者被判9个月
-
事关3亿多高血压糖尿病患者 李克强开会定了这些事
-
北京:鼓励医师全职或兼职开办诊所
-
国办:公立医院年底实现全部医用耗材“零差率”销售
-
两部门发文:建设医联体不得变相取消中医医院
-
-
· 医疗改革 ·
-
孕妇因窗口太低跪着看病?医院:搬了凳子她不想坐
-
老人病危家属4次求救,医生却说等拍完照…
-
“肾脏在心脏里”?
-
你没看错,患者家属带了5个小弟去找医生...
-
这部让人不敢看第二遍的高分纪录片催泪回归
-
一颗心脏,让他们辗转20城狂奔20万公里
· 以大爱之名 -
湖北省医师协会强烈谴责暴力伤医,案件已组侦办专班
-
麻醉医生带病坚持工作,科室主任却写下这8个字
-
网红不顾劝阻执意怀孕 医生:以爱的名义绑架我们
-
孩子左腿骨折 医生包扎右脚…
-
无痛分娩为什么在中国推广难?
-
兑现承诺,他在轮椅上连做3台手术
-
落户上海遇阻后,“医闹”女教师评职称再引争议
-
为病人愿当小丑!网友被这个动作魔性的护士暖到了
-
天津一医院儿科医生超负荷工作均已病倒 儿科停诊
-
央视还原“榆林产妇坠楼”:本人要求剖宫产因何未如愿
-
15000次按压,医生救回心脏骤停两小时的病人
-
“人若没了,别找医院医生麻烦” 这个家庭感动了医护人员
-
苦寻28年终于找到恩人,对方却说:我该为你点赞
-
医生赴美探亲往返航班都出手救急:任何时候都要救死扶伤
-